➢ 2017年2月22日 京政办发[2017]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
干式工法地面 集成管线% 应用比例≥50% 50%≤应用比例<80% 应用比例≥80%
装配式建筑应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的相关标准,同 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装配率应≥50% 2.预制率应符合以下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预制率和装配率等指标的计算。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以及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方法。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一、预制率评价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的重量或体积占总体重量或总体积的比例。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预制率的评价分为四个等级:较低、中等、较高和高。
预制率=(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100%。
较低等级的预制率一般在20%以下,中等等级在20%~40%,较高等级在40%~60%,高等级在60%以上。
低等级的装配率一般在50%以下,中等等级在50%~80%,高等级在80%以上。
附件: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一、一般规定(一)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或装配率,应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中详细列明。
(二)本《计算细则》适用范围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竹木结构等结构类型,涵盖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
二、建筑单体预制率计算建筑单体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0.000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比率。
其中,预制构件包括以下类型:墙体(剪力墙、外挂墙板)、柱/斜撑、梁、楼板、楼梯、凸窗、空调板、阳台板、女儿墙。
其中,混凝土结构可按方法一或方法二进行计算,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竹木结构可按方法二进行计算。
(一)对于建筑单体仅为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其单体预制率可按方法一(即,沪建交联[2013]1243号文中公式)进行计算。
—1 —— 2 —方法一(仅适用于混凝土结构):%100预制部分混凝土体积现浇部分混凝土体积预制部分混凝土体积建筑单体预制率⨯+=(二)对于建筑单体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其单体预制率可按方法二进行简化计算。
方法二(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竹木结构、组合结构等)()%100预制构件比例修正系数构件权重建筑单体预制率⨯⨯⨯=∑1. 对于不同结构体系,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按表1-表4取值。
表1 框架结构的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表2 剪力墙结构的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3 —注:本表适用于剪力墙数量较少的框-剪结构(剪力墙承受的基底剪力小于基底总剪力10%),当无法准确判别时,该类项目仍按方法一进行精确计算。
—4 —注:本表适用于普通框-剪(筒)结构(剪力墙承受的基底剪力大于基底总剪力10%),当无法准确判别时,该类项目仍按方法一进行精确计算。
深度解读: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来源:长江都市积⽊⼯坊(ID: CJDSJMGF)预制装配率预制装配率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预制构件、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业化内装部品的体积或⾯积占该部分总⾯积的⽐率。
注:1、装配式混凝⼟结构建筑中屋顶以上塔楼部分不列⼊计算范围塔楼部分不列⼊计算范围。
建筑主体平2、设有商业裙房的装配式混凝⼟结构建筑,若裙房部分采⽤现场浇筑施⼯,则在建筑主体平⾯外的裙房部分不列⼊计算范围。
⾯外的裙房部分不列⼊计算范围装配式混凝⼟结构计算细则计算公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的预制装配率Z1为整栋建筑中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的预制装配率,Z2为整栋建筑中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权重系数;Z3为整栋建筑中⼯业化内装部品⼯业化内装部品的预制装配率;αi为预制装配率计算权重加分项。
S为集成应⽤加分其中: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的预制装配率Z1为整栋建筑中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的预制装配率,Z2为整栋建筑中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业化内装部品的预制装配率;αi为预制装配率计算权重权重系数;Z3为整栋建筑中⼯业化内装部品加分项。
S为集成应⽤加分█装配式混凝⼟结构构件类型说明: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包括: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主体结构预制构件1、主体结构竖向构件:竖向构件:预制柱、钢⽀撑、预制内外剪⼒墙板、预制夹⼼保温外墙板、预制双层叠合剪⼒墙板等;⽔平构件:预制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密肋空腔楼板、预制楼梯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平构件:等。
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2、外围护结构PCF混凝⼟外墙模板、混凝⼟外挂墙板、预制混凝⼟飘窗墙板、预制⼥⼉墙等。
注:双⾯叠合剪⼒1、预制双层叠合剪⼒墙板预制双层叠合剪⼒墙板鉴于设计、⽣产以及施⼯符合⼯业化⽣产的特点,其双⾯叠合剪⼒墙板内后浇部分墙板内后浇部分的混凝⼟可计⼊可计⼊预制装配率的预制构件体积预制构件体积。
一、总则:二、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计算方法: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建筑项目的总预制装配量与总建筑量之比进行计算。
1.建筑构件的预制量计算方法:建筑构件的预制量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和预制工厂生产能力进行计算。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每个构件的数量和规格,施工工艺应清晰地表述构件的加工流程和材料的消耗量。
预制工厂生产能力是指预制工厂一定时间内生产预制构件的能力,一般以每月能生产的构件数量来衡量。
2.建筑模块的装配量计算方法:建筑模块的装配量根据施工图纸和拼装工艺进行计算。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每个模块的数量和规格,拼装工艺应清晰地表述模块的拼装流程和装配时间。
三、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要求:1.2024年底前,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
四、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考核和奖惩措施:为推动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提高,该细则设立了考核和奖惩措施。
1.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考核:每年底,相关行政部门将对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预制装配率进行考核。
2.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奖励:预制装配率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内容包括财务奖励和荣誉称号等。
3.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惩罚:未达到规定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惩罚内容包括罚款、暂停项目资金拨付和取消工程竣工验收等。
方法一:按构件数量计算装配率装配率=装配构件的总数量所有构件的总数量这种方法是装配率计算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通过统计所使用的装配构件数量和总构件数量,计算出装配率。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0块装配墙板,而总共需要使用1500块墙板,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0/1500=0.67,即67%。
方法二:按构件重量计算装配率装配率=装配构件的总重量所有构件的总重量这种方法是按照构件的重量比来计算装配率。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吨的装配构件,而总共需要使用150吨的构件,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150=0.67,即67%。
方法三:综合计算装配率装配率=∑(各构件的数量构件的装配率)所有构件的总数量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各个构件的数量和构件的装配率来计算装配率。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0块装配墙板(装配率为80%)、500块装配楼板(装配率为60%),而总共需要使用1500块墙板和600块楼板,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00.8+5000.6)/(1500+600)=0.71,即71%。
应用说明:1.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衡量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程度和工程质量。
2.装配率的计算需要准确统计装配构件的数量和重量,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预制率和装配率目前除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装配率做了统一规定外,上海、江苏、北京、成都、深圳、湖南、湖北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针对当地的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
但在纳入预制率(装配率)计算的构件范围以及各类构件预制率(装配率)的折算比例方面都有所差别。
以上海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为例,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0.000 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比率。
规范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一预制率=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现浇混凝土体积)计算方法二预制率=∑(构件权重修正系数预制构件比例)100%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上海地区计算范围为室外地坪以上,以每栋单体建筑为计算单元。
2.上海地区预制构件范围仅包含主体结构和外墙围护结构,幕墙、石材、石膏板等非混凝土预制构件不计入预制率,内墙填充墙不计入预制率。
装配率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建筑单体装配率 = 建筑单体预制率+ 部品装配率+ 其他部品装配率= ∑(部品权重 部品比例)100%其中,“部品”指预制内隔墙、单元式幕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集成管道井、集成排烟道。
“其他”指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墙体与窗框一体化、集成式墙体、集成式楼板、组合成型钢筋制品。
装配式结构体系选型制约预制结构体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筑高度,按照现有规范的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装配整体式房屋有最大适用高度限值。
二是建筑保温形式,常见的保温形式有夹心保温、内保温和外保温,设计时应考虑各类保温形式的特点及使用材料进行选择。
楼板和阳台预制混凝土构件总体积×1.2标准层中除预制飘窗、预制 空调板、预制楼梯、预制楼板、预制阳台和预制非砌筑内隔墙以外的 预制混凝土构件总体积×1.0标准层中预制非砌筑内隔墙混凝土构件 总体积×0.5;
全部混凝土总体积(标准层)=标准层中飘窗、空调板、楼梯、楼 板和阳台预制混凝土构件总体积标准层中除预制飘窗、预制空调板、 预制楼梯、预制楼板、预制阳台和预制非砌筑内隔墙以外的预制混凝 土构件总体积标准层中预制非砌筑内隔墙混凝土构件总体积标准层 中现浇混凝土构件总体积。
使用上述公式时需注意以下五点: (一)工厂预制叠合剪力墙(俗称双皮墙)只计算预制构件部分的 体积,不计算灌注到里面的混凝土体积。 (二)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其连接节点处现浇的混凝土体积, 应计入现浇混凝土构件总体积。 (三)标准层中非砌筑内隔墙预制混凝土构件总体积×0.5 / 标准 层中全部混凝土总体积≤8%。 (四)预制非砌筑内隔墙包含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内隔墙、预制混凝 土条板和轻钢龙骨墙等,不包括混凝土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 等块材隔墙。
建筑单体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标准层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部 分总体积与该单体建筑标准层混凝土构件总体积的比值。其中,预制 混凝土构件包括以下类型:墙体(预制外承重墙、预制内承重墙、外 挂墙板、预制非砌筑内隔墙)、柱、梁、楼板、飘窗、空调板、阳台、 女儿墙、走廊、花槽、休息平台等。建筑单体预制率通过下列公式计 算:
14 件深化 考虑预留预埋和模具特点后,进行预制构件详图 预制构件碰撞检测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现场生产建筑构件,然后将其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法。其中,装配率是指建筑的构件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
计算装配率的细则如下:1. 计算方式:装配率 =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总重量 / 建筑的总重量。
可以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计算装配率的方式,比如可以按照构件的数量、面积或体积进行计算。
2. 总重量的确定:建筑的总重量包括所有构件的重量以及其他结构材料的重量。
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并加总得到建筑的总重量。
4.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重量确定:根据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图纸或产品规格,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
5. 特殊构件的处理:如果建筑中包含一些特殊构件,比如玻璃幕墙、钢结构等,可以将这些构件单独计算装配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筑的总重量进行计算。
相反,如果装配率较低,说明建筑中采用了较少的装配式建造构件,装配率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装配率只是评估一个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水平的一个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施工工期、成本、质量等。
装配式建筑可以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集成化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建筑中采用装配式构件的比例。
装配率的计算细则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和设计团队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程度,并调整设计和施工策略,以更好地满足项目的要求。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2.预制率应符合以下标准: 建筑高度≤60米时,预制率应≥40% 建筑高度>60米时,预制率应≥20%
3.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预制率和装配率的 要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对预制率不做要求,装配率应满
预制率最低指标选择的界限是建筑高度—60m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0.000标高至建筑檐口标高,与女儿墙、建筑 屋面构架、屋面局部突出物等高度无关 建筑±0.000标高 泛指建筑室外地坪以上首层建筑地面标高的部位 缺少的评价内容—q项取值范围 是建筑不存在的功能,不是没做的评价项内容 如:在学校教学楼中,无厨房这种建筑功能,则q=10;卫生间没有 采用干式工法地面,则该项评分为 0,但不能在“q”中扣除该项分 数
足相关的规定。 4.水平构件采用预制(叠合)构件或免支模现浇楼盖做法 的应用比例应≥70%。— 该比例是指投影面积比 5.对于主楼带有裙房的建筑,当裙房规模较大时,主楼和 裙房可分别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主楼与裙 房可按主楼标准层正投影范围确认分界。— 建筑功能、结构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现对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及装配率计算进行如下说明:
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用量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体积比,按公式一计算:
式中:1V ── 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预制混
凝土构件的混凝土体积;计入1V 计算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类型包括:剪力墙、延性墙板、柱、支撑、梁、桁架、屋架、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女儿墙、雨棚等;
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围护和分隔墙体、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按公式二计算:
式中:i Q ──各指标实际得分值,具体要求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分表”;
q ──单体建筑中缺少的评价内容的分值总和(如:若公共建筑中无厨房和采暖管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单体建筑应同时满足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要求;钢结构单体建筑应满足装配率的要求。
5.对于主楼带有裙房的建筑项目,当裙房规模较大时,主楼和裙房可分别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主楼与裙房可按主楼标准层正投影范围确认分界。